標題:于丹《論語》心得之二 心靈之道(2) |
于丹論語心得 正當她站在那里發(fā)呆的時候,售貨員對她說,小姑娘,你的亞麻色的頭發(fā)真漂亮!如果配上一朵淡綠色的頭花,肯定美極了。她看到價簽上寫著十六美元,就說我買不起,還是不試了。但這個時候售貨員已經(jīng)把頭花戴在了她的頭上。 售貨員拿起鏡子讓她看看自己。當這個姑娘看到鏡子里的自己時,突然驚呆了,她從來沒看到過自己這個樣子,她覺得這一朵頭花使她變得像天使一樣容光煥發(fā)! 她不再遲疑,掏出錢來買下了這朵頭花。她的內心無比陶醉、無比激動,接過售貨員找的四美元后,轉身就往外跑,結果在一個剛剛進門的老紳士身上撞了一下。她仿佛聽到那個老人叫她,但已經(jīng)顧不上這些,就一路飄飄忽忽地往前跑。 她不知不覺就跑到了小鎮(zhèn)最中間的大路上,她看到所有人投給她的都是驚訝的目光,她聽到人們在議論說,沒想 ……(快文網(wǎng)http://m.hoachina.com省略590字,正式會員可完整閱讀)…… 孔夫子曾經(jīng)調侃說,假如有一天我的大道在這個世界上推行不了,我就要自己泛舟江海去了。到那時還能跟隨我的,大概就是子路吧。 子路聽到這個話非常得意。結果老師后面還有一句話說,我之所以這么說,就是因為子路這個人除了勇敢,別的什么都沒有。(《論語·公冶長》)“好勇”是子路的特點,但他的勇敢又缺少點內涵。 偏偏有一天,子路真的去問老師說:“君子尚勇乎”?君子應不應該崇尚勇敢呢? 孔子對他說:“君子義以為上。君子有勇而無義為亂,小人有勇而無義為盜!保ā墩撜Z·陽貨》) 意思是說,君子崇尚勇敢并沒有錯,但這種勇敢是有約制的,有前提的,這個前提就是“義”。有了義字當先的勇敢,才是真正的勇敢。否則,一個君子會以勇犯亂,一個小人會因為勇敢淪為盜賊。 我們想想,小偷劫匪穿門打戶,甚至越貨殺人,你能說他不勇敢嗎?但是這種沒有道義約束的勇敢是世界上最大的災害。 那么這個“義”、“道義”又是什么呢? 那是一種內心的約制?鬃诱f,“以約失之者,鮮矣”!(《論語·里仁》)一個人內心有所約制,就會在行為上減少過失。 假如一個人真能做到一日“三省吾身”(《論語·學而》),真能“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論語·里仁》),就做到了約制。而能夠反省到自己的錯誤并且勇于改正,這就是儒者所倡導的真正的勇敢。 后來蘇軾在《留侯論》中也曾經(jīng)論述過勇敢,他把那種真正的勇敢叫做“大勇”。他說: 古之所謂豪杰之士者,必有過人之節(jié)。人情有所不 能忍者,匹夫見辱,拔劍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為勇 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 此其所挾持者甚大,而其志甚遠也。 在蘇軾看來,真正的勇者有一種“過人之節(jié)”,他們能夠忍受像韓信那樣的胯下之辱,而成就輔佐劉邦決勝千里、掃平天下那樣的大業(yè)。他不會像平常人逞一時之勇,圖一時之快。這是因為他的內心有一種在理性制約下的自信與鎮(zhèn)定,這是因為他有著寬廣的胸懷和高遠的志向。 所謂“卒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是很難做到的。我們可以要求自己做一個有修養(yǎng)的道德君子,不去冒犯別人,但當別人沒有任何緣由地時常冒犯你,你能做到不怒嗎? 我們經(jīng)常看到的是這種情況: 比如一個人在星期一莫名其妙地遭了一頓暴打,他星期二就開始向各個朋友復述這件事,到星期三的時候,他已經(jīng)郁悶得不想出去見人了,到星期四的時候就開始找碴兒跟家人吵架了…… 其實這意味著什么呢?意味著你每復述一遍就像又被打了一頓,意味著事情過去之后,你每天還在繼續(xù)挨打。 當一個不幸降臨了,最好的辦法就是讓它盡快過去,這樣你才會騰出更多的時間去做更有價值的事情,你才會活得更有效率,更有好心 ……(未完,全文共2549字,當前只顯示1534字,請閱讀下面提示信息。收藏于丹《論語》心得之二 心靈之道(2)) 上一篇:影視藝術系畢業(yè)論文—生命的凝視 下一篇:于丹《論語》心得之六 理想之道(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