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執(zhí)政黨要重視執(zhí)政成本 |
執(zhí)政必須講成本 執(zhí)政成本聽起來好象是個新概念,其實,不管是否有意識,政黨執(zhí)政從來都是把成本問題考慮在內的。撇開別的政黨不說,我們黨即是如此。譬如,當總結歷史經驗,特別是總結以往失誤的教訓時,我們會說,這些失誤“使我們付出了沉痛的代價”。這里的“代價”,實際上講的就是執(zhí)政成本。我們的執(zhí)政成本意識比較欠缺,尤其不重視政治成本。在很長一個時期,受蘇聯模式的影響,我們的執(zhí)政方式更多地帶有粗放的特點,成本較高而效益較低。在極“左”思想影響下發(fā)生的重大失誤,更是嚴重地損害了人民群眾對黨的信任,導致政治資源大量流失,大大提高了我們執(zhí)政的政治成本。改革開放以來,這種狀況已經得到根本扭轉,但那個 ……(快文網http://m.hoachina.com省略502字,正式會員可完整閱讀)…… 怎樣評估執(zhí)政成本 既然執(zhí)政必須講成本,就有一個怎樣計算成本的問題。在市場經濟和民主政治建設不斷和加強的背景下,群眾會用經濟化的眼光來看待和評價執(zhí)政黨政府如何使用納稅人的錢,這對執(zhí)政黨的執(zhí)政能力提出了比過去要高得多的要求。人們可能不難說出一次政府決策失誤的成本,但卻很難對執(zhí)政黨的綱領失誤作出估價;人們可能會準確地看到一次錯誤的政策推行帶來的后果,但卻很難預測由此引起的對立情緒對執(zhí)政黨未來地位的影響。 所以,不能像經濟領域計算成本那樣,來評估政治成本。政治成本的評估有自己的特點。我以為,至少有以下特點,需要我們充分認識和把握: 一是評估內容的廣泛性。評估一事項的政治成本時,可用作評估的指標往往是多項的,而且是不同質的。比如,我們在推動政策實施時,經常會使用政治動員作為手段。政治動員的效果,例如響應、參與的人數,當然是用來評估成本的重要依據。但是,我們不能把參與人數作為最主要的指標,以為任何時候都是參與人越廣泛越好。因為政治動員往往在擴大群眾的政治參與程度的同時,也提高了群眾對執(zhí)政者執(zhí)政行為的預期值。這種預期是一面雙刃劍。當人們的預期得到滿足時,政治動員最后體現的是效益。但當人們的預期得不到滿足時,執(zhí)政黨的威望下降,政治動員就成了收不回的成本。 二是評估形式的多樣性。政治成本由于其不確定的特點,不同的人對同一事物的評估往往會有很大差異。避免主觀隨意性的辦法,就是允許多種評估形式存在和發(fā)展。通俗地講,就是要廣開言路,允許人們從不同的角度去評論政策措施的利弊得失。過去小錯釀成大錯、以至發(fā)生重大挫折的一個主要教訓,就是怕有不同的_。其實,在市場經濟時代,執(zhí)政者的主要職責是協調各方利益,并不存在讓所有人都滿意的事情,實事求是地讓各種看法擺在明面上,至少可以防止因人為的掩蓋而積累矛盾,釀成大錯。 三是評估主體的多元性。自我評估對執(zhí)政黨來說 ……(未完,全文共2167字,當前只顯示1304字,請閱讀下面提示信息。收藏執(zhí)政黨要重視執(zhí)政成本) 上一篇:黨的一項根本性建設 下一篇:英國議會及政府的立法權限 相關欄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