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竹蓀栽培技術 |
文章標題:竹蓀栽培技術 竹蓀栽培技術 竹蓀為鬼筆目鬼筆科竹蓀屬中著名的食用菌,又名竹笙、竹參。但竹蓀屬中有些種是有毒的,其中較著名的可供食用的有3種:長裙竹蓀(dictyophora indusiata)、短裙竹蓀(d.duplicata)。紅托竹蓀(d.rubrovalvata)。每年夏秋季節(jié),產生于我國南方少數山區(qū)的竹林中。 竹蓀口味鮮美,是著名的珍貴食用菌之一。對減肥、防癌、降血壓等均具有明顯療效。是我國的一項傳統(tǒng)的土特產。其中長裙竹蓀產于福建、湖南、廣東、廣西、四川、云南、貴州等地,短裙竹蘇產于河南、黑龍江、江蘇、浙江、云南、四川、廣東等地,紅托竹蓀在云南較為多見。 ……(快文網http://m.hoachina.com省略508字,正式會員可完整閱讀)…… 竹蓀從孢子至長成子實體,在自然界大約需要1年的時間。而其菌絲體是多年生的,能在地下越冬。 2.生活條件 (1)營養(yǎng) 竹蓀在自然界多見于竹林內。但是竹林并不是竹蓀的淮一生境,現已發(fā)現在多種闊葉樹上能生長。竹蓀也是一種腐生菌,其營養(yǎng)來自竹類或其它樹木的根、葉腐爛后形成的腐殖質和其它有機物質。 (2)溫度 菌絲在4-28℃均能生長,15-22℃為最適溫度,26℃以上生長緩慢,菌絲對低溫有較強的抵抗力。子實體在10-15℃分化,15-28℃生長,氣溫達22-25℃時子實體大量成熟。28℃時菌蕾發(fā)育緩慢,35℃時停止發(fā)育。 (3)濕度 竹蓀是喜濕性菌類,通常只有當空氣相對濕度達95%以上時,菌裙才能達到最大的張開度。 。4)酸堿度 在自然界里,竹志生長處的土壤ph多在6.5以下,在竹蓀生長發(fā)育過程中,都需要微酸性的環(huán)境。 。5)光線 菌絲生長不僅不需要光線,而且光對其菌絲生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自然界里,竹蓀處于竹林、草叢的蔭蔽之下,若將它暴曬在陽光之下,很快就會萎縮。 (三)栽培技術 1.菌種分離 取八九分成熟的菌蕾,取其中部組織,移接在馬鈴薯一葡萄糖一蛋白質培養(yǎng)基人工培養(yǎng),紅托竹蓀在15℃、 長裙竹蓀在22℃條件下培養(yǎng)。經過30-45天培養(yǎng)菌絲長滿斜面。 2.栽培種制作 紅托竹蓀的培養(yǎng)采用小的竹塊,加腐殖土、糖水或木屑一麩皮的混合料,在15-20℃條件下培養(yǎng),長滿全瓶約需半年。 3.栽培 。1)紅托竹蓀 、偈覂认湓 在木箱內先鋪5-10厘米厚的泥土,再將枯竹鋸成約30厘米的竹條,平鋪于泥土上,每平方米接入一瓶菌種,其上再覆蓋5-8厘米厚的泥土。澆透水,置20℃以下的較低溫度下培養(yǎng);經常保持泥土濕度,4-5個月后,菌絲可以長滿全部枯竹,并有少部分菌素向覆土層蔓延。當氣溫上升到20一24℃時,土層內出現菌蕾,此時即應增加室內空氣相對濕度,使其達到85%以上。菌蕾長出土層約回個月后,竹蓀子實體即破蕾而出。 、谑彝馄柙 在背風陰涼處挖10-15厘米深的畦,畦寬1米,長度可因地而宜。在畦內鋪上枯竹,播種方法與箱栽相同。菌床上搭30-40厘米高的前棚以免陽光直射。經常噴水保濕。頭年秋季播種,第二年秋季菌床上就會長出竹蓀。 (2)長 ……(未完,全文共2194字,當前只顯示1320字,請閱讀下面提示信息。收藏竹蓀栽培技術) 上一篇:食品安全工作總結匯報材料 下一篇:推行黨員承諾制經驗匯報材料 相關欄目:質檢 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