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貿易利益分配問題探討 | ||
□ 作者:三峽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 張小艷 陳志鼎 內容摘要:國際貿易學說具有鮮明的階級性,服務于國家利益。一國應根據自身的經濟發(fā)展狀況運用經濟理論,制定適合國情的國際經濟政策。尤其作為經濟落后的發(fā)展中國家,在世界經濟秩序中處于不利地為,更應該借鑒先進國家的歷史經驗。 關鍵詞:_貿易 保護貿易 國際分工 利益分配 隨著我國對外開放力度的加大,國內有部分人誤認以為一國的_貿易程度越大,對一國的經濟發(fā)展越有利。甚至有許多人認為發(fā)展中國家貧窮的根源在于對外開放度和經濟_化 ……(快文網http://m.hoachina.com省略419字,正式會員可完整閱讀)……
經濟學說,通常把階級利益假托為國家利益。西方經濟學說,從其誕生時期起,就具有鮮明的為國家經濟政策服務的特征,具有鮮明的實用性。經濟學說通常都是以人民利益代表者的姿態(tài)出現,同愛國主義混合在一起,把階級利益假托為國家利益。所以,一般幸福的口號往往暗含有國家利益的主張。由于理論是在劃分階級的社會里建立起來的,所以,口號表示了對一特定階級的同情,并在增進國家財富的掩護下鼓吹有利于那一階級的政策。 國際貿易學說,作為經濟學說的一個重要分支,毫無疑問,也具有鮮明的階級性。19世紀以來,在世界經濟和國際貿易中關于經濟_態(tài)以及經濟政策的言論,實際上往往反映了民族利益和跨國資本利益的尖銳爭奪。 19世紀的英、美、德、法等國關于保護主義制度與_主義制度的爭論便是其中的一個典型案例。因此,一個國家,無論占統治的是保護關稅制度還是_貿易制度,或者是以這兩者的原則為基礎的混合制度,完全取決于該國所處的歷史條件和經濟發(fā)展階段。其考慮問題的出發(fā)點都出自國家及其統治階級的利益。 國際貿易學說主要理論的產生背景 國際貿易學說的發(fā)展基本上分為兩大主線即_貿易理論和保護貿易理論。 _貿易理論的代表人物為亞當•斯密及其弟子大衛(wèi)•李嘉圖。他們理論的提出正值英國從工場手工業(yè)到機器大工業(yè)過渡的時期,代表英國產業(yè)資產階級的利益。其中,李嘉圖的“比較成本說”是在亞當•斯密絕對成本差異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亞當•斯密認為國際分工應按由于地域、自然條件不同而形成的商品成本絕對差異而分工,即一個國家輸出的商品一定是生產上具有絕對優(yōu)勢、生產成本絕對低于其他國的商品。 ……(未完,全文共4528字,當前只顯示1090字,請閱讀下面提示信息。收藏貿易利益分配問題探討) 上一篇:全球化背景下的經濟文化思想變革思索 下一篇:收入差距對城鎮(zhèn)中低收入居民消費傾向的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