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組工干部讀書心得匯編(4篇) |
組工干部讀書心得匯編(4篇) 目錄 歷史書頁里的星光指引我前行 1 《鄉(xiāng)土中國》讀后感 3 《人世間》的三線情懷 5 品讀蘇東坡“五味” 涵養(yǎng)年輕干部“五氣” 6 歷史書頁里的星光指引我前行 榜樣的力量源于真實!兑活w黨心耀百年:百名共產黨員口述歷史》一書拉近歷史的鏡頭,走進歷史的深處,用一個個鮮活的人、一件件精彩的事,帶我一層一層拂開歷史長河中的泥沙,攫取一顆顆照映初心、浸潤信仰的珍珠,為年輕的我生動詮釋共產黨人不變的初心、鐵打的赤誠,讓我在凝望歲月、回眸歷史中叩問初心、洗禮思想,更好地堅定前行。 信仰,是最純粹、最持久的力量源泉。“看到包孩子的破布逐漸散開,孩子的兩只小腳一動一動地掙扎,繼而沉入水中,順流而下,只有那塊破布還在水面上漂著”,這是東北抗聯(lián)七軍補充團副團長李德勝因怕哭聲殃及全團200多名戰(zhàn)士,而將自己出生不到1個月的孩子扔進七虎林河的一幕。最是親情難割舍,何況要將自己還在襁褓中的乳嬰投入滔滔江河。每每讀到此處,眼淚總不禁奪眶而出,心靈也受到極大震撼,震撼于先輩為革命付出一切的信仰。書中這樣的故事還有很多,把交黨費看得比自己生命還重的老紅軍程汝善,朝鮮戰(zhàn)場燒焦頭皮仍巋然不動的孤膽英雄曹發(fā)慶,高喊“向我開炮”的王成原型蔣慶泉,血灑海地的維和英雄……這些人物或近或遠,從歷史的書頁里走來,鮮活而真實,以血汗和堅守讓我明白“革命理想高于天”的真諦,給予我力量,指引我前進。 群眾,從始至終都是我們最大的依靠。一切為了人民,緊緊依靠人民。書中的人物故事一次次生動證明了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的這一科學論斷。屯長張傳福組織村民為抗聯(lián)隊伍送糧報信被捕后寧死也不吐露半字,孫佐廷傾注家財和生命支援抗日隊伍,尹鳳閣被日軍吊在樹上拷打、火燒窩棚3次仍堅持為山上的抗聯(lián)隊伍送糧,直到彌留之際才將珍藏的 ……(快文網http://m.hoachina.com省略1291字,正式會員可完整閱讀)…… 但是,作為土生土長的農村人,對那片生育了我們、養(yǎng)育了我們的故土,我們又怎能輕易地放下她、輕松地舍棄她呢!在面對“去”“留”問題時,稍作思慮,其實不難做出選擇,只要我們秉持一份赤忱的鄉(xiāng)情、心底始終保留一份濃濃的鄉(xiāng)土本色,我們的人生之路終將擁有勇毅前行、向陽而生的勇氣和底氣。只因我們對這片土地愛得深沉,只因我們想用心用情守護好我們的“根”。 守護好我們的“根”,就是要守住我們心靈的凈土。這片凈土的迷人之處,在于她如詩如畫的美景、在于她令人垂涎的美食、在于她氤氳環(huán)繞的煙火氣。這片凈土,浸染著家族觀念,充斥著熟人面孔,我們互相了解、彼此扶持,用汗水和勤勞耕耘這片土地,用歌聲和歡笑熱愛著這片土地。杜甫筆下的“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余光中口中的“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都一一表達了我們情系故土,永葆本色之心的深情告白,教會了我們如何守護心底那一份最真摯的情感、最單純的真愛。 守護好我們的“根”,就是要守住我們發(fā)展的希望。費孝通先生在書中寫到“從土里長出過光榮的歷史,自然也會受到土的束縛”,回顧漫漫歷史,我們曾有泱泱輝煌,也曾故步自封。但是,我們卻從沒有忘記來時路,從未徹底丟棄滋養(yǎng)我們的根源。于是,我們牢記“發(fā)展才是硬道理”,深深懷著對故土的感恩之情,回到故鄉(xiāng)、反哺故鄉(xiāng)。你看四屆黨代表余留芬,組織帶領群眾修路通水、買林場、辦酒廠,一步一個腳印,用心用情帶領家鄉(xiāng)脫貧致富;你看駐村干部楊波,“海嘎一天不脫貧我就一天不下山”的錚錚誓言。正是因為這涓涓細流,終將匯成我們助推故土熠熠生輝的磅礴力量。 守護好我們的“根”,就是要守住我們組工的本職。作為一名組工干部,我們是服務黨員的黨員、服務干部的干部、服務人才的人才。在服務保障鄉(xiāng)村振興,助推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的征程中,我們自身既要“披堅執(zhí)銳、戰(zhàn)不旋踵”,拿出攻堅拔寨的勇氣、扛旗奪牌的銳氣、闖關奪隘的志氣,付出百分百的努力,不斷提升自己、錘煉自己、武裝自己。同時更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積極履行好職責,抓好本職工作,在實踐中培養(yǎng)好、選拔好、管理好、使用好那些真正懂鄉(xiāng)村、愛鄉(xiāng)村、念鄉(xiāng)村,會說“土話”、能干“土事”,真正融入群眾,把百姓冷暖放在心上的干部,為我們故土的振興,為我們家鄉(xiāng)的發(fā)展貢獻組工力量。 守護好我們的“根”,就是要守住我們無私的大愛。以洪荒之力,鑄國之久昌。守住我們的“根”,并不只是局限于一方小小的土地,而應是大公無私的大愛,我們的祖國叫中國,她永遠是每一位國人魂牽夢縈的故土。余光中先生曾說:“我的國家依然是五岳向上,一切江河依然是滾滾向東,民族的意志永遠向前”。你看奮斗一甲子,鑄盾六十年的工程專家錢七虎,以“了卻家國天下事,白發(fā)終不悔”的信仰演繹了何為大愛無疆;你看我們守邊的戰(zhàn)士,心中有國、眼中有光,以“寧可向前一步死,絕不后退半步生”的豪言壯志生動詮釋了“清澈的愛,只為中國”的堅定信念。他們守護的是我們每一名中國人的“根”,他們鑄就的是我們每一名中國人無私大愛的堅強堤壩。 “鳳凰鳴矣,于彼高崗;梧桐生矣,于彼朝陽”。新時代、新召喚、新氣象,鄉(xiāng)村振興任重道遠,高質量發(fā)展道阻且長,幸福六盤水建設仍需發(fā)力。歷史的接力棒已交到我們這一代人手中,愿吾輩青年不馳于空想,不騖于虛聲,在守護好我們的“根”的同時敢想敢干,奮勇爭先,作出我們這一代人應有的貢獻。當然,也真心希望大家勿忘來時路,牢記我們的根在哪、我們的魂應歸何處。無論你是在北京上海、紐約巴黎,亦或是在鳳凰山、黃土坡,每當夜深人靜時,你能輕聲道一句:此心安處,便是吾鄉(xiāng).........我想,也許這就是我們這一輩子最坦然、最安然、最淡然的狀態(tài)了吧! 《人世間》的三線情懷 《人世間》是中國當代作家梁曉聲的長篇小說,全書以一個普通家庭為起點,以家庭成員為脈絡,通過家庭道德的書寫和構建,從家庭內部的親子、夫妻、手足倫理關系,展現出家庭倫理關系的多重維度,突出了家庭倫理的溫暖與社會下層民眾相懦以沫的道德情操,折射出家國、制度、情感結構、道德倫理等近半個世紀的變遷。作者通過客觀紀實的歷史背景,鮮活感人的人物故事,生動細膩的寫實手法,為我們打開一扇走進歷史、感悟人生、緬懷歲月的“時光之門”。 藝術來源于生活,《人世間》中父親周志剛的人生經歷離我們最近,他的命運和我們六盤水聯(lián)系非常緊密。周志剛在孩子還小的時候就離鄉(xiāng)背井去參加“大三線”建設,到了兩鬢斑白才回到故土,這讓我不禁想起了那句熟悉的話語:獻了青春獻終身,獻了終身獻子孫。這是“三線人”最真實的寫照,作為土生土長的六盤水人,我們發(fā)自內心感謝三線建設,感謝三線人。六盤水是“三線”建設孕育、催生的城市,原先分屬安順、興義、畢節(jié)三個地區(qū)且邊遠落后的六枝、盤縣、水城這三個農業(yè)縣,被“三線”建設這條歷史的“繩索”牢牢捆綁在一起,被“煤炭”打上深深的烙印,從三個礦區(qū)變?yōu)槿齻特區(qū),由西南煤礦建設指揮部到六盤水地區(qū)革命委員會,最后到六盤水市政府,這段政區(qū)建置和_建設的歷史清晰地表明,“三線”建設是六盤水的根!敖厦憾肌、“十里鋼城”,“三線”建設時期建成的企業(yè),成為六盤水新興工業(yè)城市發(fā)展的支柱,“三線”企業(yè)是六盤水的本!叭人”在惡劣環(huán)境中、艱苦崗位上揮灑青春、披荊斬棘、戰(zhàn)天斗地,鑄就了“艱苦創(chuàng)業(yè)、勇于創(chuàng)新、團結協(xié)作、無私奉獻”的“三線精神”,鑄就了六盤水創(chuàng)業(yè)發(fā)展的精神譜系,“三線精神”是六盤水的魂。在半個世紀的歲月中,可敬可愛的“三線人”在六盤水這片熱土上獻了青春獻終身,獻了終身獻子孫。如今,許多“三線人”的第二代、第三代已經成長為六盤水各條戰(zhàn)線的生力軍,成為“三線”精神的傳承者和宣講人。 在《人世間》這本書的啟發(fā)下,我懷著感恩的心,進一步深入了解了“三線建設”,深刻理解了“三線精神”。如今,“三線歷史”已深深鐫刻在烏蒙大地,“三線企業(yè)”已成為六盤水高質量發(fā)展主陣地,“三線精神”已融入六盤水人血液;厥讔槑V歲月,展望美好明天。作為一名組工干部,我從這片紅色沃 ……(未完,全文共8362字,當前只顯示3355字,請閱讀下面提示信息。收藏組工干部讀書心得匯編(4篇)) 上一篇:市級機關黨組織書記交流發(fā)言匯編(5篇) 下一篇:村黨組織書記座談會交流匯編(4篇) 相關欄目:組工 干部 公務員 組織講話 黨會報告 工作體會 學習體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