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郊區(qū)供電局紀念國慶60年征文 |
近年來,一直忙于工作和帶小孩,很少回家關心看望一下父母,要不是上個月潤五月,老媽電話告訴我們幾姐妹回家做個“老屋酒”(鄉(xiāng)下老年人為百年之后身體之托而做的棲身之所,要在潤月做才好),我還沒注意到自己關愛父母漸漸減少,也才恍然醒悟父母早已步入老年人的行列了。二老一直為我們幾姐弟沒有停歇地在田間勞作著,沒曾想過他們也會老,現(xiàn)在突然現(xiàn)實提醒我,我心中愧疚萬分,決定帶著小孩提前一天去陪陪父母。 爸媽是勤儉慣了,雖說是做酒,其實也就是我們幾個兄弟姐妹聚一聚,然后把父母的“老屋”擺放到我家老房子的閣樓上存放起來以備百年之后用。自從1987年我家搬入現(xiàn)在住的房子里之后,漸漸地我們都很少進入原來的老房子里,參加工作之后更是沒有進去過,這次因為父母“老屋”之事一家人一起重訪老房子。老房里面空曠著,又黑又冷清。我四處瞧了 ……(快文網http://m.hoachina.com省略604字,正式會員可完整閱讀)…… 礱磨出來的米還是糙米,很粗糙,不好吃。媽媽在用篩子篩出谷殼之后還要把米放到踏碓里去舂一下,米才會變得光滑一些。踏碓就是將一塊大青石,上面鑿個圓滑的窩子,叫碓臼。再將一個石或鐵磓打個眼兒,安上木把,榫在一個大木頭做的踏板上。踏板一般是在大樹根部截下一截,在一端打個洞,磨平磨光滑來,好踏腳使勁就行。那時候,村里人就用它舂米,踏碓的效率也是很低,舂一擔米也要一個多小時。當時很多大村子會用石碾子,石碾子雖然也效率低,但比起礱和踏碓簡單高效得多。我們村子小而窮,只有一個踏碓,還是公有財產,誰家需要誰家用,這也算是共產主義的一種運作方式吧。誰家一旦用它,得早早地去掃了圓窩里的雞屎和頑皮的小孩丟進去的土石,然后將糙米倒進圓窩里,一人攪拌,一人或兩人用腳使勁踩動那根大踏板,不停地反復搗打。有時逢年過節(jié),也會將幾斤粘米混雜一點糯米浸泡幾個小時之后拿到碓臼里去搗碎成粉,用來做米果。那時的生活還只能勉強飽肚子,更沒錢去買什么零食,聽到碓臼的“咚咚”聲,我們這些小孩就會跑過去看是誰家要做米果了,羨慕極了。趕快跑回家問媽媽有沒有準備也要做,在得到滿意的回答之后就會高興地飛奔出去,口中不斷地唱著“哦!有米果吃了!”似乎想要告訴全村人,F(xiàn)在這個碓臼還在村子的那個土磚房里,但很少有人光顧了,再也不會唱出令村里小孩聽到就像過年一樣高興的“咚咚”的“歌聲”了。 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地區(qū)鄉(xiāng)下陸續(xù)都通了電,記得我們村在1985年也架設了電線。因為村子小,還是從隔壁一個大村子旁的一臺30kva的變壓器處接過來的電線。每家每戶都裝上了電燈,從此告別了黑暗的夜晚。那時候我讀一年級,學了電燈、電話,不知是什么東西,F(xiàn)在終于見了電燈,非常高興,淘氣的我就不斷地拉開關,看著燈泡一亮一滅,覺得電真的好神奇,怎么一拉就亮,再一拉就滅了?到了晚上,家家戶戶都亮起電燈,孩子們都不停地歡叫著,東家跑來西家跑,心里像過年一樣,F(xiàn)在看來,其實 ……(未完,全文共2610字,當前只顯示1571字,請閱讀下面提示信息。收藏郊區(qū)供電局紀念國慶60年征文) 上一篇:科技部門科學發(fā)展觀活動大總結匯報 下一篇:供電所獻禮國慶60年征文 相關欄目:其他重大節(jié)日紀念日專題 中秋節(jié)和國慶節(jié)專題 |